
電影《731》觀后感:吾輩當自強
昨晚,我去看了電影《731》。其實在觀影之前,我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,最終懷著沉重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。
當銀幕亮起,731部隊那些反人類、反文明的罪行,被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眼前。那些慘絕人寰的畫面,成了無法回避的心靈沖擊:活體解剖時嬰兒微弱卻絕望的啼哭,毒氣實驗里母女抽搐著倒下的身影,凍傷實驗中青紫的皮膚被木棍敲擊時發出的沉悶聲響……這些不是虛構的場景,而是歷史留下的血淋淋的碎片,更是刻在中華民族記憶里,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。
影片用極具沖擊力的鏡頭,撕開了侵略者偽善的面具。日軍以“健康換取自由”為誘餌欺騙平民,用蘋果、雞蛋偽裝出“關懷”的假象,實則不過是為了讓這些“實驗材料”保持健康狀態,以便開展更殘忍的實驗。這種偽善與殘酷的強烈反差,將人性之惡推向了極致—這早已不是“罪惡的人性”,而是褪去了文明外衣的、最野蠻的獸性。凍傷實驗的場景里,囚徒的手臂被強行按進零下幾十度的冰水中,直至皮膚凍成青紫色,失去知覺,隨后便是木棍敲擊凍硬皮膚的聲響;毒氣實驗中,年幼的孩子在毒氣里掙扎,小小的身軀逐漸失去力氣,手臂無力垂下……這些畫面,我幾乎是屏息看完的,眼淚無聲地滑落,心里滿是對受難同胞的心疼,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寒冷與絕望。
更令人揪心的是,影片中的受害者沒有名字,只有冰冷的編號。日軍將他們稱作“馬路大”,意為“原木”,這種“去人性化”的稱呼,恰恰還原了歷史的真相—在731部隊眼中,活生生的人,不過是可以隨意切割、實驗的“材料”。但即便身處絕境,人性的光輝也從未熄滅。當被實驗者們試圖集體逃生,紛紛喊出自己的名字和國籍作為遺言時,那句“我只盼著你們多活上一會兒”,瞬間讓眼淚再次奪眶而出。在完全絕望的環境里,他們依然堅守著尊嚴,保留著抗爭的勇氣,用吶喊證明著自己曾作為“人”存在過。
觀影時,我在手機備忘錄里寫下:“珍惜當下,尊重生命、敬畏生命,珍愛和平,守護人類文明—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有的擔當與責任。”影片中那句“你若記得,我便活過”,道盡了銘記對于逝者的意義;而片尾“這里,無人生還”的字幕,更是將歷史的悲劇性推向頂點,讓悲痛與沉重縈繞在心頭,久久無法消散,只剩下“吾輩當自強”的信念,在心中愈發堅定。
走出影院時,城市的燈光柔和明亮,與銀幕上的黑暗形成鮮明對比,恍如隔世。身旁一對情侶走過,女孩輕聲感慨:“國家強大真好,我們真的太幸福了。”這句樸素的話,卻道盡了無數人的心聲,或許,這便是對歷史最好的告慰—用當下的安穩與幸福,告慰那些在苦難中逝去的同胞。
《731》的意義,遠不止是一部還原歷史的電影。在日本右翼勢力仍在試圖篡改歷史、淡化罪行的當下,它像一座堅固的堡壘,抵御著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。它用殘酷的真相提醒我們,銘記歷史從來不是為了延續仇恨,而是為了緬懷那些無辜的受害者,更是為了守護“和平”這一人類共同的追求。
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,正視歷史、深刻反思,是每個國家、每個民族都應肩負的責任,唯有如此,才能避免文明再次滑向野蠻的深淵。影片結尾,那些奮力托舉的身影、吶喊的名字、燃燒的生命,都在訴說著“吾輩自強”的深意:這不僅是為了不讓歷史悲劇重演,更是為了讓每個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敬畏,讓文明的光芒永遠照亮人間。(白雪琳)